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咨询服务
培训服务
软件服务
资源共享
加入我们
Resource
资源共享
《董事会》专栏
出版专著
张宏亮博士Blog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共享 > 张宏亮博士Blog
风险结果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计算出来的
更新日期:2022-09-30  浏览:698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涉及到两个流派观点之争。支持“拍脑袋想出来的”的人认为,风险发生机制很复杂,是不可能算出来的。既然算不出来,那就只能拍脑袋想了。相反,支持“计算出来的”人认为“拍脑袋想出来”不准确、错误率太高。

实际上,用简单的逻辑去做一下推理,就会知道单凭拍脑袋进行风险决策是错误的。
 
如果风险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那么答案很简单,直接去算就可以,拍脑袋肯定是不对的。如果风险发生机制很复杂,导致无法计算,那么拍脑袋想出来又会比计算出来好多少呢?
 
有些人可能也支持风险是可以计算的观点,但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计算,觉着太麻烦,又或者不懂得如何去计算。但试想一下,对于重大决策,例如新的投资项目等经营决策,宁愿冒风险也不愿意去分析风险,本身是一件多么不理性的行为。
 
受到风险影响的新投资项目以及其他重大经营决策失败率是很高的,市场上见证了无数个失败案例,通过回溯分析会发现,都是没有考虑清楚风险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时的决策者并没有认真分析和计算风险影响,而是任凭自己的经验判断。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项目风险就是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经营者就是去对赌风险和机会的出现。然而,即使你是去对赌,充分评估风险影响再去对赌,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许多情况下,风险结果确实不好直接计算。这个时候,需要一定的分析技巧,运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去把复杂的风险结果分解为可以理解并适于计算的子过程,从而使得风险计算成为可能。这个时候,再反向思考一下,连计算都得分成很多个步骤和程序才能完成,单凭拍脑袋就能想出来吗?
 
拍脑袋决策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学术上通常被称之为“Heuristics”。对于重复性的、经过多次试验并且成功结果被验证过的决策,可以利用heuristic rules去进行拍脑袋决策。但是,这通常不太适用于复杂的企业风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