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首席风险官或主管领导(CRO)应该对自身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和发展有所考虑。未来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自身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应该如何提高和发展,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风险呢?
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有两条,一条是信息化,另一条是风险量化。
信息化
通过技术手段(例如实时风险预警)提供风险情报迟早将变成企业“司空见惯”的风险管理模式。
从广义上讲,信息化的重点在于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尽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但是这项技术给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带来的效果是显然的。
信息化不会影响风险管理部门的相关岗位,自动化也不会导致风险管理岗位减少,而是使得岗位职责发生了转变,例如信息化能够大大减少数据收集和风险识别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风险量化
另一个路径是风险量化。风险量化技术能够给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洞察力,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风险量化水平,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个是数据分析能力。风险管理部门必须建立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要么在部门内部设立相应的数据分析岗位,要么聘请外部咨询机构或数据分析师。同时,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建立“跨业务伙伴关系”,以开发长期风险数据价值。
第二是促使利益相关部门参与。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要促进与企业高层管理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对话,解释和展示风险量化技术能够为管理企业风险带来的新机遇,提高风险量化评估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互动。
当业务部门认识到风险量化技术能够提高企业业务管理能力时,风险量化技术将会得到充分认可,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大幅提升,并会获得企业高层管理的重视和进一步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