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ISO 31000:2018标准发布以来,它在全球范围内为风险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实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指导框架。该标准不仅强化了组织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通过明确风险管理的原则、框架和过程,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认可的风险管理方法论。ISO 31000:2018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风险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使得组织能够系统地识别、评估、控制及监控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业务运营的连续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ISO 31000:2018主要聚焦于阐述“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即强调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支持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持续改进。该标准通过定义风险管理的核心概念、原则、框架和过程,为组织构建了一个宏观的风险管理视角。相比之下,它在“怎么实现”这一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则相对较为宽泛,留给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定需求进行灵活应用和创新的空间。
本培训课程结合具体标准、最佳实践、行业规范以及内部资源,细化风险管理的具体步骤、方法和工具,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参加本培训课程,组织和个人能够在ISO 31000:2018的指引下,不仅理解风险管理的“为什么”,更能掌握“怎么实现”的精髓,从而全面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具体来说,在本次培训课程上,我们将:
(1) 阐述风险管理基本原则的涵义,以及它们与风险管理框架和风险管理过程之间的联系。每个基本原则对于建立风险管理框架有什么启示和帮助,每个风险管理框架内容和过程步骤在设计上需要如何坚持和遵守哪些风险管理原则。
(2) 讲授风险管理框架在设计上的重点和必需环节,通过细化风险管理框架架构,讲授风险管理框架架构每部分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在ISO 31000 给出的基本过程基础上,讲授具体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原理和方法,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体系。
(4) 系统介绍风险预警指标的类型、作用和设计理念。
本次培训课程讲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法体系突破了 ISO 31000 中指定的方法,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结构化的风险过程方法框架体系去评估和管理风险,将会取得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结果。
通过将本次培训课程讲授的风险过程方法体系与 ISO 31000 中的一般过程相比较,会发现:基于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再可靠,需要对它们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将对于风险管理实践将会有很大的启示、帮助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