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咨询服务
培训服务
软件服务
资源共享
加入我们
Resource
资源共享
《董事会》专栏
出版专著
张宏亮博士Blog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共享 > 张宏亮博士Blog
谈谈项目成本风险量化评估
更新日期:2025-06-06  浏览:40

项目成本评估充满了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考虑,因此更应该称之为项目成本风险评估。因为成本表现为以“钱”来衡量,那么风险量化方法常被用来评估项目成本的大小,其评估结果突破了单一数值形式,表现为项目成本的概率分布和变化范围。 

近年来,许多国内企业开始推行项目成本风险量化评估,然而成效并不好。导致成效不好的原因在于不熟悉软件工具的使用,同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得风险评估方法,不知道如何识别和评估项目风险。
 
风险量化分析软件本质上是分析工具。企业在购买软件后,需要熟悉这些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分析过程,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熟悉软件工具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评估方法。然而,许多企业或机构往往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资源。例如:
  • 不愿意购买软件,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不到盗版)才“被迫”购买软件。
  • 即使购买了软件,也不愿意参加软件培训,许多企业或机构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往往受到严格的控制和削减
  • 这种情况下,企业机构人员就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软件工具用法,往往会导致软件使用上的“不正规”和“野路子”做法。
  • 许多人员不懂得软件操作的背后理论基础,“生硬”地使用软件进行分析,可想而知分析结果很难做到可靠和科学。
相对于不熟悉软件工具的使用,不懂得风险评估方法是更为严重的问题。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许多人员在进行风险量化分析的时候,没有进行风险识别,不知道风险的来源是什么,风险事件是什么,风险发生影响项目成本的途径和机制是什么。对风险了解少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风险量化分析,这样做导致计算得出的成本概率分布没有实际意义,甚至会对风险管理产生误导。
 
此外,急功近利也是导致成效不好的一个原因。一个能在实践中使用的风险量化模型不是一次开发就能成型的。刚开始的初始模型会很“粗糙”,模型结果不会十分准确。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模型才会越来越好,产生更接近实际的分析结果。
 
然而,许多企业不愿意在精炼模型上下功夫,往往随便开发一个模型,不管是否正确,就直接开始在工作中使用模型结果。这些企业往往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项目成本风险量化评估成为了一个合规工作,只要做了就可以了,而不管分析结果是否准确。长期下去,会对项目成本风险量化评估本身造成反噬,导致对风险量化评估结果的不信任,最后甚至在工作中放弃这种方法的使用。